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振翅翱翔,天鹅起舞正当时
——写在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挂牌之际
来源: 哈尔滨日报     作者:信息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8.06.07

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这是中国第十六个、东北第二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两年多来,在大美松江两岸4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肩负中俄全面合作、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历史使命的国家级新区正拔地而起。

站在国家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起跑线上,肩负着中俄全面合作的时代使命,承载着冰城人“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宏大梦想,哈尔滨新区已成为引领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展的澎湃引擎。

100年前,哈尔滨因一条铁路的兴建而走向了现代工业文明之路,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千万人口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如一只美丽的天鹅展翅蓝天。

6月7日,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挂牌。以第二个百年为起点,美丽的天鹅再次振羽高飞。哈尔滨新区,恰如起舞天鹅的南北两翼,正在成为新时期东北亚地区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增长极。

创新引领

松江北岸崛起“科技城”

在位于松花江北岸的科技创新城,由科技创新大厦和农科院大厦组成的“双子座”高耸入云。这对冰城最高的写字楼,见证着哈尔滨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

昔日的江滩荒地,今天的科创热土。哈尔滨海能达公司研发成功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预计两年内实现产值20亿元;万鑫石墨谷年产5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资产总额大幅增长;哈尔滨秋冠光电科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0%以上,2017年销售收入是2015年的近20倍;哈尔滨安天科技为超过10亿部智能终端和数十万台网络设备提供安全防护,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安全引擎供应商……在哈尔滨新区,高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哈尔滨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15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及实验室91个。现有23所高等院校、9个国家和省市人才基地、42个专业科技孵化器。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25户,占全市69.2%,占全省45.7%。

科技强,产业兴。2017年,哈尔滨新区的食品、装备制造、医药三个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7.1亿元,占全市53.7%;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77.5亿元,占全市63.4%。新区现有“四上企业”744户,入区世界500强企业36家,上市企业49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19家,占全省52.8%,国家级产业基地19个。

面向东北亚、外接俄罗斯、通达欧美日。哈尔滨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对俄合作以及辐射拉动东北亚发展的桥头堡和发动机,两年来,哈尔滨新区把“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新区对俄全面合作的承载功能。

目前,哈尔滨新区对俄经贸、金融、文化、科技等合作全面展开。中国北方电商物流仓储发寄中心对俄邮政小包发运量占全国30%以上;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入驻中俄合作企业21家,在孵国际合作项目42项。中俄金融联盟加盟金融机构68家;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签署银团贷款合作协议总金额人民币100亿元。每年有300多名高校教师和学生到俄罗斯交流学习,有近200名俄籍专家常年在新区工作。

简政放权

释放发展活力落子“先手棋”

2017年1月1日,哈尔滨新区松北核心区网上审批平台开通试运行。依托该平台系统,企业投资类事项的审批环节由35个减少到20个,企业今后在哈尔滨新区松北核心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只要不在“负面清单”范围内就无需审批,可直接备案。哈尔滨新区成为全省首个推行负面清单的主体区域。

推出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只是哈尔滨新区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以改革创新构建新体制新机制的一个缩影。

两年来,哈尔滨新区持续强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各项改革统筹配套、梯次推进。

在“简政放权”方面,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2017年松北区行政许可事项由109项减少到96项;进一步下放事权,实施了“区街一体化”改革,将原区级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类1073项行政权力,以及39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街道,将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两支执法队伍、119名执法人员交由街道管理,同步向街道下放人权财权,人由街管、费随事走。

在“创新管理体制”方面,实施“政区合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3个国家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与所在行政区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对党政工作部门进行大幅整合,撤并职能相近、配置重叠部门。整合后,3个行政区(开发区)党政工作部门由原来的126个精简为50个,精简幅度达60.3%。

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外商投资准入、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收窄政府审批范围。哈尔滨新区将负面清单嵌入省工商审批系统,实现关键词自动比对,对负面清单禁止或限制准入的项目自动提示告知,不在负面清单内的项目直接办理。国务院“放管服”督察组对新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哈尔滨新区还进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将建设、规划、市政、房产等15个行业的401项行政处罚权进行整合,由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实现一支队伍管全部。

在“优化服务”方面,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原分散在7个部门、业务关联度大、发生频率高的47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统一划转、实行集中审批,并全面承接省政府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实行“一个部门承担多部门职责、一个岗位审批多岗位事项、一次现场完成多专业勘验”,投资建设事项实现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由86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

进一步改进审批模式,要求行政审批涉企事项除网上办理外,一律进入服务大厅公开办理。通过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要件,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的83个审批事项中,有15个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有33个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哈尔滨新区组建了两个服务型功能区,按照“法人组阁、全员聘任、企业化管理”模式开展了市场化运营改革试点,着力解决以往产业园区多头管理、粗放运营、服务缺失等问题,积极为企业服务。

目前,哈尔滨新区正在积极复制自贸区和其他先进新区74项改革试点经验,今年在新区落地实施。同时,作为省级改革试点,正在推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

招才引智

创新创业热土吸引“雁北飞”

“我只跑了一趟政府部门,户口和人事档案就全迁回来了。”罗屹说,“我为哈尔滨新区办事的高效点赞。”

出生于黑龙江的罗屹,大学毕业后曾到深圳工作,并把户口落在了深圳。2015年,学通信工程专业的他应聘到位于哈尔滨新区的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罗屹没想到的是,让自己犯愁的户口迁移问题被主动上门服务的政府解决。2017年,松北区人社部门和公安部门上门服务,一次性解决了包括罗屹在内的20多名海能达员工的落户问题。让罗屹和小伙伴们为之点赞的,正是哈尔滨新区推出的“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

2017年3月1日起,《松北区户籍政策业务办理工作细则(试行)》出台,全面放宽落户政策。

新政策取消了购房落户金额限制、放宽房屋所有权证限制。在投资落户方面,取消投资额、纳税及经营时限限制。同时,人才落户条件也放宽了。不仅如此,落户程序也极大简化,一般性户籍审批可实现“一站式”和“一次性”办结。

“原来需经市公安局审批的市外迁入户籍权限,改革后下放至松北公安分局;原来需经松北公安分局审批的‘夫妻相互投靠、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子女’的市外迁入权限,改革后下放至派出所直接办理。”市公安局松北分局户政科副科长王成银说,户籍新政最大的特点是,门槛更低、流程更优、限制更少、效率更高,是哈尔滨历史上门槛最低、手续办理最简捷的户籍政策。

哈尔滨新区以“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增加依托”为特征的户籍制度改革,最大幅度放宽落户条件,基本实现了落户“零门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一年来,仅松北区就新增落户人口10992人,同比增长了6.5倍。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哈尔滨新区从细节入手,用政策破题,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服务体制机制,不断营造出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哈尔滨新区结合自身特点和企业人才实际需求,推出了《松北(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等行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区级政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研发实力和成长性的企业,且全口径纳税额不低于200万元/年,区政府对其高端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给予住房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年薪的30%,补贴期限不超过三年。根据企业对地方政府贡献情况,对于高端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补贴,合计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年。

大手笔、广覆盖的引才政策让哈尔滨新区成为人才集聚、智力荟萃的“双创”热土,频频引来“雁北飞”。2017年,该区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硕士学历以上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280多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13%。

大美生态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松花江穿区而过,是少有的绿色生态城区。

哈尔滨新区拥有太阳岛、冰雪大世界、雪博会、俄罗斯风情小镇等知名旅游资源;哈尔滨大剧院、万达文旅城每年举办专业演出、驻场演出300余场;定期举办年度哈马、F1摩托艇等重大国际赛事。哈尔滨新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400亿元。

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并重,经济总量与环境“颜值”齐飞——这得益于哈尔滨新区始终坚持的规划引领。

在新区启动建设之初,规划者们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特色、高点定位”的原则,聘请罗兰贝格、中科院地理所、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环保部环规院等国际国内一流咨询团队,同步启动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4”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哈尔滨新区着重突出“多规合一”。聘请承担国家“多规合一”试点任务的哈工大团队制定了“多规合一”技术规程,统筹“1+4”规划体系,做到“一张蓝图绘新区”。

产业规划突出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哈尔滨新区重点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城等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构建“一核、一带、三组团、双枢纽”协调发展新格局;围绕产业定位,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建设跨江交通和轨道交通,辟建松浦中央商务区、生态住宅区等综合服务区,推动产业功能与城市服务性功能融合。

城市设计突出绿色生态。围绕打造绿色低碳新区,实施环境功能分区管控,构建以松花江和呼兰河水系为主体的“两带三源多廊道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围绕“两江环抱”的城市空间,通过滨江片区的界面设计与高度控制,打造风格协调、滨水多样、地标节点突出的国际化新区。

下一步,哈尔滨新区将把“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作为独特优势,进一步放大文化旅游资源对产业的支撑效应,致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使之成为彰显龙江特色文化、向世界展示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国际知名的城市新名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哈尔滨新区再出发。

未来,一个集转型示范先导、创新智慧高地、高质量发展龙江振兴之翼、中俄自由贸易特区和生态活力新城于一身的哈尔滨新区,必将以绝代风华、勃勃生机挺立于松花江畔。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投资促进局   电话:0451-86776015   E-mail:fzyjc220@163.com

备案编号:黑ICP备06006248号   黑公网安备:23010902000124号  网站标识码:2301000011
技术支持:哈尔滨市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