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先行先试 打造龙江最具活力增长极最具潜力创新高地
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走向更精彩未来
来源: 哈尔滨日报     作者:信息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8.06.07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

2015年12月16日,播下一粒“希望”的火种;两年半以后,一擎“耀眼”的火炬熠熠生辉——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区街一体化”改革试点,原区级1771项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类行政权力中的1073项以及公共服务事项39项一次性下放街道;

入区世界500强企业36家,上市企业49家,国家级产业基地19个,各类研发机构215个,23所高等院校、9个国家和省市人才基地,42个专业科技孵化器,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25户,占全省近一半;

在全省率先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外商投资准入、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收窄政府审批范围;

在全省率先推出户籍制度改革,最大幅度放宽落户条件,基本实现了落户“零门槛”;

对俄经贸、金融、文化、科技等合作全面展开。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入驻中俄合作企业21家,中俄金融联盟加盟金融机构68家,成立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

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先行先试有所作为。哈尔滨新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现“三区一极”为目标,书写了多个“率先”,集聚了振兴发展的全新动能。

2018年6月7日,当红绸从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的牌匾上轻轻揭下,哈尔滨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翻开新的一页,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打造成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哈尔滨新区,向未来致敬,向精彩进发。

龙岗区与松北区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一瞥。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广场。

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行政服务大厅。

 

先行先试

强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简政放权

■行政许可事项由109项减少到96项

■1073项行政权力和39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街道

创新体制

■党政工作部门由126个精简为50个,精简幅度达60.3%

■将15个行业的401项行政处罚权进行整合

优化服务

■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由86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

■83个审批事项有15个实现“不见面审批”,33个实现“最多跑一次”

【在“简政放权”方面】一是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2017年松北区行政许可事项由109项减少到96项。二是进一步下放事权。实施了“区街一体化”改革,将原区级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类1073项行政权力,以及39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街道,将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两支执法队伍、119名执法人员交由街道管理,同步向街道下放人权财权,人由街管、费随事走。

【在“创新管理体制”方面】一是实施了“政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3个国家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与所在行政区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对党政工作部门进行大幅整合,撤并职能相近、配置重叠部门。整合后,3个行政区(开发区)党政工作部门由原来的126个精简为50个,精简幅度达60.3%。二是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外商投资准入、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收窄政府审批范围。2017年1月1日在松北区率先实行,3月1日在其他两个片区全面铺开。将负面清单嵌入省工商审批系统,实现关键词自动比对,对负面清单禁止或限制准入的项目自动提示告知,不在负面清单内的项目直接办理。国务院“放管服”督察组对新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进行了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将建设、规划、市政、房产等15个行业的401项行政处罚权进行整合,由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实现一支队伍管全部。

【在“优化服务”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原分散在7个部门、业务关联度大、发生频率高的47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统一划转、实行集中审批,并全面承接省政府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实行“一个部门承担多部门职责、一个岗位审批多岗位事项、一次现场完成多专业勘验”,投资建设事项实现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由86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二是进一步改进审批模式。要求行政审批涉企事项除网上办理外,一律进入服务大厅公开办理。通过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要件,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的83个审批事项中,有15个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有33个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三是组建了两个服务型功能区。按照“法人组阁、全员聘任、企业化管理”模式开展了市场化运营改革试点,着力解决以往产业园区多头管理、粗放运营、服务缺失等问题,积极为企业服务。四是推行了以“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增加依托”为特征的户籍制度改革。最大幅度放宽落户条件,基本实现了落户“零门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一年来,仅松北区就新增落户人口10992人,同比增长了6.5倍,目前这一改革措施已经在全省铺开。2017年,松北核心区共推进各项改革28项。哈尔滨新区还积极学习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进行多方面改革尝试。首批实施并落地了投资管理领域、金融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三大类61项改革经验。同时,作为省级改革试点,正在推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

对俄合作

重点打造七大合作平台

提升对俄合作承载能力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入驻中俄合作企业21家

中俄金融联盟加盟金融机构68家

近200名俄籍专家常年在新区工作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是哈尔滨新区承担国家赋予“三区一极”功能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以来,哈尔滨新区松北高新技术片区,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展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申请辟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重点打造七大合作平台,全方位提升新区对俄合作承载能力。

特别是2017年以来开展的对俄合作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入驻中俄合作企业21家,在孵国际合作项目42项。中俄金融联盟加盟金融机构68家;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签署银团贷款合作协议总金额人民币100亿元。每年有30多名高校教师和学生到俄罗斯交流学习,有近200名俄籍专家常年在新区工作。

产业项目

加快转型升级,主要指标再创新高

开复工亿元以上市重点产业项目130个

40个优势产业项目总投资272亿元

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87亿元

55个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965.8亿元

围绕新区定位,以产业项目为承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7年,新区开复工亿元以上市重点产业项目130个,总投资134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75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6.2%、38.5%和39.1%。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27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3.5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6%、68.1%和70.4%。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8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3.9亿元,分别占全市的50.9%、42.8%和51.7%。文化旅游、金融商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55个,总投资965.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78.7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9.7%、34.8%和35.4%。2018年5月9日,哈尔滨新区产业引导基金首只子基金——哈尔滨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也开始正式投资。

正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现“三区一极”为目标,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一季度新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集聚带动作用更加彰显,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三项指标增速达历史最好水平,继续领跑全市、全省,实现“开门红”。

创新创业

培育双创沃土,跻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优化 政策 供给

强化 主体 培育

加强 要素 集聚

营造双创 生态环境

哈尔滨新区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机遇,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区一极”战略定位,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完善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优化政策供给、强化主体培育、加强要素集聚、营造“双创”生态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发展。2017年6月,哈尔滨新区跻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予以督查激励,哈尔滨新区榜上有名。通报中指出,哈尔滨新区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

“双创”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017年,新区经济总量突破7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了12.2%、12.1%、11.0%和26.7%的较高增长。今年一季度,新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5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2.1、2.9和1.7个百分点。

承载能力

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夯实综合承载基础

投入18.6亿元

启动科技创新城“二期”建设

投入10.7亿元

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厂等基础配套项目

投入13亿元

新建4所学校、5所医院、两个开放式公园等配套项目

哈尔滨新区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城市街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完善城市承载功能。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6亿元,启动了6.4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城“二期”建设,“六横七纵”13条道路已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二是加快城区配套设施建设。投入10.7亿元,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厂、垃圾焚烧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基础配套项目,推动成立国家电网哈尔滨新区供电公司,为新区用电提供服务保障。三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13亿元,新建万达城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新区中心医院等5所医院、新区公园等两个开放式公园等配套项目,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

哈尔滨新区通过提供公寓、通勤车等衣食住行服务人才的每个细节入手,以及创新生态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吸引大量人才聚集新区,人才引进的“链式裂变”效应,正在哈尔滨新区松北高新技术片区内不断上演。2017年,哈尔滨新区松北高新技术片区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硕士学历以上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280多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13%;本科学历人才占引进人才总数的53%。引进人才总数占户籍人口比例位居全市前列。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投资促进局   电话:0451-86776015   E-mail:fzyjc220@163.com

备案编号:黑ICP备06006248号   黑公网安备:23010902000124号  网站标识码:2301000011
技术支持:哈尔滨市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访问量: